10月14日下午至10月15日,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郭銳博士應對外漢語學院的邀請連續作了三場學術講座。講座在對外漢語學院的三樓多功能廳舉行,對外漢語學院齊滬揚院長主持講座。
郭銳博士的講座是對外漢語學院專門安排的為慶祝張斌先生九十華誕暨從教六十周年系列學術講座之一。第一天下午的講座題目為“詞類類型學和漢語詞類系統”。講座中,郭銳博士以“詞類類型的阿姆斯特丹模型”為理論基礎,綜合考察多種語言的詞類系統的“剛性”、“柔性”後,探讨了漢語詞類系統的剛性和柔性這兩個方面。
第二天下午的講座題目為“概念空間和語義地圖:語言變異和演變的限制及路徑”。講座中,郭銳博士通過各種語言的豐富例證讨論了“語言變異的有限性和概念空間”、“語義地圖連續性假說和操作規則”以及“概念空間和語義地圖在漢語研究中的應用”。引起了師生們的廣泛讨論,也給大家提供了一個更加廣闊的思維空間。
第二天晚上的講座題目為“漢語中的隐性成分”。講座中讨論了現代漢語各種結構中的隐形成分,包括“介詞結構的删除”、“隐性述結式”以及“同形截省”等幾類。
郭銳博士的講座,内容豐富,旁征博引,從外語、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方言到現代漢語普通話等跨語言多角度的分析研究方法,給在場師生不少啟發。每場講座結束後,郭銳博士都耐心地回答了在座各位提出的疑問。其中,特别是第二場講座,讨論氣氛異常活躍,提出的問題十分尖銳,回答問題也十分巧妙。讨論的場面十分激烈,幾乎達到了高潮,讨論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