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至26日,台灣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副教授李子瑄博士應對外漢語學院的邀請為我院師生做了三場學術講座。講座在我院303室多功能廳舉行,任海波副院長主持了三場講座。
李子瑄博士的講座是對外漢語學院專門安排的為慶祝張斌先生九十華誕暨從教六十周年系列學術講座之一。
23日的講座題目為“華語之詞彙語法教學:複合詞(Compound)與短語(Phrase)的辨析”。她着重分析了詞彙結構與詞組結構的辨析與區分,并為大家提供了一些切實可行的華語詞彙教學建議。最後,她認為“擁有正确的漢語詞彙結構知識及熟稔的詞語習慣用法,才能系統的教授詞彙語法課程。
25日,李子瑄博士以“從兩岸語音審訂的差異性看多音字的通與律”為題,系統地歸納了兩岸在詞彙語音上的一些差異,緊接着分析了兩岸語音審訂方面的不同,最後對造成語音差異的成因進行了探讨。
26日的講座題目為“漢語動詞的時間結構與類型——從量化現象談起”。李子瑄博士引進事件理論,并以Vendler’s Verbal Classes為基礎,分别分析了英語和漢語裡狀态動詞(State Verb)、活動動詞(Activity Verb)、達成動詞(Accomplishment Verb)、瞬間動詞(Achievement Verb)四大類動詞。 李子瑄博士分别從教學、語音以及句法三個方面給大家作了三場精彩的學術講座。這三場講座循序漸進,開闊了大家的視眼。大家對講座内容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積極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得到了李老師的詳細耐心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