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希亮教授講座順利開講 | |
| |
發布日期: 2020-05-25 作者: 浏覽次數: 432 | |
|
繼上周“語言研究如何選題”講座後,5月20日崔希亮教授又在騰訊會議上為我院師生帶來了一場題為《情态範疇與言者态度》的學術講座。講座由我院院長曹秀玲教授主持。除我院師生外,其他院校相關專業的學生也慕名而來。 崔希亮教授首先解釋了“什麼是言者态度”。所謂言者态度就是說話人對與會話相關問題的立場、觀念、判斷和情感取向。在此基礎上,讨論了言者态度的表達手段,如語氣詞、情态助詞、人稱代詞、敬體和非敬體、正式語體和非正式語體等。崔希亮教授還分析了漢語中句末語氣詞這一語法手段表達言者态度的現象,并帶領大家進行了個例分析。接下來,崔希亮教授介紹了情态範疇所涉及的三個方面,即認識情态、道義情态和事件情态,并以“算了”“嘛”“哈”等為例讨論了語氣詞表達言者态度和主觀情态意義的情況。 關于言者态度的分類問題,崔希亮教授指出,可以分為積極态度、中性态度、消極态度,并讨論了所涉及的情緒與态度的關系問題,指出它們是一種共生關系,也就是說,我們的情緒表達都包含着言者态度在内,情緒本身也可以代表言者态度。 在言者态度的判定問題上,崔教授介紹了目前的一些研究成果,強調同一個語氣詞可以表達不同的态度,當然也有不少習用格式可循,如“還……呢”在語料統計中大多表達輕蔑、不屑等态度。崔希亮教授還介紹了一些語氣詞通常所表達的言者态度。 崔希亮教授精彩的講解結束後,同學們通過文字和語音等方式踴躍發言,與老師進行讨論交流。針對同學們所提出的問題,崔希亮教授也進行了耐心細緻的解答。講座結束後,同學們紛紛在留言裡表達了對老師的感謝,并表示有許多的收獲和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