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院以來學院教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立項情況 | ||||
序号 | 負責人 | 項目名稱 | 時間 | 類型 |
1 | 範開泰 | 現代漢語框架語義系統研究-AW05009 | 2005 | |
2 | 陳昌來 | 漢語“介詞框架”的曆時、共時比較研究 | 2005 | |
3 | 齊滬揚 | 現代漢語空間範疇的認知與理解 | 2006 | |
4 | 任海波 | 基于語料庫的現代漢語離合詞定量研究 | 2006 | |
5 | 方緒軍 | 外國人習得漢語相似詞語的認知研究 | 2007 | |
6 | 李斐 | 漢語詩律演變研究--隋、初唐部分 | 2007 | |
7 | 沈之傑 | 基于語料庫的戰國晉系文字整理與研究 | 2010 | |
8 | 王澧華 | 近代西方來華人員的漢語學習與教學(1807-1920) | 2010 | |
9 | 陳昌來 | 漢語“X來”式雙音詞詞彙化及語法化研究 | 2011 | |
10 | 齊滬揚 | 現代漢語語氣成分的選擇性研究 | 2012 | |
11 | 幹紅梅 | 中級漢語伴随性詞彙習得的實證研究 | 2012 | |
12 | 胡建鋒 | 漢語篇章信息配置方式的選擇性研究 | 2013 | |
13 | 張巍 | 面向二語習得的漢語雙音複合詞構詞及詞彙語義的認知研究 | 2013 | |
14 | 徐娟娟 | 丹陽方言語音層次與邊界性特征研究 | 2013 | |
15 | 李文浩 | 認知突顯的構式表征與主觀調控研究 | 2013 | |
16 | 夏廣興 | 密教傳持與宋元社會研究 | 2013 | |
17 | 徐茗 | 中國大都市語言景觀的空間格局、形成機制及其地方建構研究 | 2014 | |
18 | 曹秀玲 | 漢語語篇連貫的句法機制研究 | 2014 | |
19 | 杜轶 | 篇章語法學視野下的近代漢語完成體助詞研究 | 2014 | |
20 | 朱慶祥 | 語體視角下的小句依存性及其相關問題研究 | 2015 | 後期 |
21 | 陳昌來 | 中國語言學史(分類多卷本) | 2016 | 重大 |
22 | 吳穎 | 漢語性質形容詞主觀化與結構功能的互動研究 | 2017 | |
23 | 張汶靜 | 類型學視角下漢語肯定否定極性逆轉的限制條件研究 | 2017 | |
24 | 李勁榮 | 現代漢語“形義錯配”構式的接口機制研究 | 2018 | |
25 | 雷冬平 | 基于大型曆時語料庫的漢語構式化研究 | 2018 | |
26 | 李文浩 | 漢語學術語體情态表達研究 | 2019 | |
27 | 杜轶 | 事件類型與現代漢語時間副詞的選擇性關系研究 | 2020 | |
28 | 朱慶祥 | 基于篇章語料庫的漢語否定焦點研究 | 2021 | |
29 | 徐茗 | 長三角城市群語言景觀研究 | 2021 | |
30 | 王小平 | 海外華文文學中的上海叙事研究 | 2022 | 後期 |
31 | 劉晨陽 | 現代漢語警告範疇研究 | 2022 | 優博 |
32 | 曹秀玲 | 語言的主觀性與漢語去主觀化表達研究 | 2023 | 重點 |
劉濤 | 《莊子》與諸子思想的交鋒與交融研究 |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