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歲高齡的張斌先生告别講台 從教63年從未遲到

發布者:發布時間:2013-06-25浏覽次數:5559

        2013年6月21日9:00,像往常一樣,已經93歲高齡的張斌先生提前半個小時來到了對外漢語學院辦公室,博士生們也比平時更早地來到教室,因為他們知道,今天這節課将是張斌先生的最後一次課。課仍然像以前一樣深入淺出,啟發思維,開拓視野,但學生們的感受卻不同于以往,更加專注,帶着深深的不舍。課後,同學們排着隊一一與張先生合影留念,他們希望把這個時刻、這份幸運永遠定格。

        到今年,張斌先生已經從教63年了,他的教齡也已超過退休年齡了。張先生退休後,一直堅持為博士生講授現代漢語語法課,每兩周授課1次。他每次上課前都會更新自己的授課内容,重新書寫講義。去年8月,張先生提出,他感覺到自己将來可能沒有更新更好的東西可以跟學生讨論了,這學年将是他最後一次給博士生上課。今天是他本學期的最後一次課,因此,今天也将是他從教後的最後一次上課。這麼多年以來,張斌先生一直全心全意盡職盡責,但當有人問到張先生在從教生涯中最覺得自豪的是什麼,他的回答卻是“從來沒有遲到過一次”。

        早在1986年,張斌先生和複旦大學的胡裕樹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呂叔湘先生、北京大學的朱德熙先生被評為中國現代漢語專業的第一批博士生導師,此後他為海内外培養了大批語言學高級人才。

        張斌先生生于1920年1月21日,是國内外著名的語法學家,長期任教于上海師範大學,從事現代漢語語法研究60多年,成果豐碩。張斌先生(筆名文煉)曾和胡裕樹(筆名胡附)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長期合作,有大量成果問世,在詞類問題讨論等方面的成果在國内外産生了很大的影響,2000年7月,在他們合作發表第一篇論文50年之際,《中國語文》再次發表的他們關于詞類問題的論文《詞類劃分中的幾個問題》,以感謝他們為語言研究作出的貢獻。他們之間長達50年的密切合作在語言學界傳為美談。20世紀90年代以後,已過古稀之年的張斌先生仍單獨在《中國語文》等雜志上陸續發表了一系列論文。

        張先生主編的太阳网集团8722教材《語法教學和語法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獲得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全國優秀教材二等獎。他主編的全國第一部參考語法200萬字的《現代漢語描寫語法》獲得教育部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上海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盡管今天是最後一次課,但張斌先生提出,如果學生需要的話,他以後仍然可以用講座的方式與學生們進行交流。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