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串珠 匠心傳情——對外漢語學院舉辦三八節手鍊DIY活動

發布者:管理員發布時間:2025-03-06浏覽次數:26

為慶祝第115個“三八”國際婦女節,豐富女教職工文化生活,3月5日下午,學院工會特别策劃了“指尖匠心·珠玉生輝”手鍊DIY活動,吸引全院30餘名女教師參與,在傳統手工藝中感受節日溫暖與藝術之美。

活動現場:珠光流轉暖意濃

走進布置溫馨的303多功能廳,長桌上整齊擺放着晶瑩剔透的珍珠、色彩斑斓的瑪瑙、鎏金配飾以及專業工具包。活動特邀手藝人老師現場教學,從選珠配色、串珠技巧到打結收尾,逐步演示如何将配件編織成精緻手鍊。“珍珠象征純潔堅韌,瑪瑙寓意吉祥安康,每一顆珠子的位置都藏着設計巧思。”老師邊講解邊穿梭指導,教師們或低頭專注穿引,或輕聲交流配色方案,現場笑聲與珠玉碰撞聲交織成趣。

匠心體驗:指尖藝術解壓力

“平時備課批作業總盯着屏幕,今天靜心串珠特别治愈!”有的老師舉起剛完成的作品——一條由淡紫色珍珠與翡翠瑪瑙交錯的手鍊,笑稱這是送給自己“慢下來”的節日禮物。有的老師則選擇将紅瑪瑙與銀飾結合:“紅色代表熱情,提醒自己保持教育初心。”活動現場還互幫互助,經驗豐富的教師主動幫助新手同事調整松緊度,共享創意靈感,展現出教師團隊協作精神。

文化賦能:傳統工藝融師道

學院工會舉辦此次珍珠瑪瑙手工藝活動,既呼應女性優雅氣質,亦蘊含教育深意:“如同教師打磨課堂需耐心與匠心,手鍊制作也需專注與創造力。希望這份節日禮物能讓老師們感受到,教育生涯和這些珠寶一樣,經歲月沉澱愈發閃耀。”活動尾聲,教師們佩戴自制手鍊合影留念,傳遞節日溫暖。

一顆珠,一線牽,本次活動以傳統文化為載體,讓教師在藝術創作中舒緩壓力、凝聚情誼。未來,學院将繼續探索更多元的文化關懷形式,為教職工搭建身心成長的“幸福講台”。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