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0日下午,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研究院、華文教育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院長、基地主任吳應輝教授應邀為上海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師生帶來了一場題為《國際中文教育新動态、新領域與新方法》的專題講座。講座由對外漢語學院院長曹秀玲教授主持。講座采取線上形式進行,吸引了校内外衆多師生參與。
本次講座,吳應輝教授重點介紹了國際中文教育的新動态、新領域、新方法。講座伊始,吳教授指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千年未遇之大疫情必将加速中文國際傳播,國際中文教育體系構建的新時代已經開啟。與“對外漢語教學”和“漢語國際教育”相比,“國際中文教育”具有更加開放、包容、規範等特點。
講座中,吳應輝教授簡要地解析了國際中文教育的内涵,并結合個人與團隊的多個研究案例,詳細分析了包括學科理論構建研究、中文師資研究、文化教學研究、教育标準研究、典型案例研究在内的十六個國際中文教育研究的新領域。此外,吳應輝教授還介紹了國際中文教育研究的新方法,即問題本位研究法、全球視野比較法、整體系統分析法、基于大數據的量化研究法。吳應輝教授指出,研究問題要着眼于整體把握,進行系統分析,提出解決方案,力求理論發現。同時還特别強調新一輪教育部學科專業目錄中“國際中文教育”名稱調整和專業博士學位點單獨設置的重大意義。
在交流讨論環節中,線上師生通過語音提問與聊天窗口留言的方式與吳應輝教授進行了積極互動。針對大家所關心的問題,吳教授逐一作了耐心細緻的解答。
吳應輝教授的講座,聚焦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的新動态、新領域和新方法,展望後疫情時代國際中文教育的大發展,視野開闊,内容豐富,見解深刻。講座既有理論與研究方法的解讀,又有研究案例的分享。本次講座拓寬了師生們的研究視野,深化了大家對新時代和後疫情時代國際中文教育的認識。同時,對于太阳网集团8722同學的專業學習、論文撰寫、擇業就業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文:蔡姝媛
圖:對外漢語學院